阅读历史 |

第三十一章暗流涌动(1 / 2)

加入书签

对于血雨七人众的死,北衙和南衙的态度出奇的一致。一向与项行云不对付的南衙都御史左成,在这一件事上和项行云达成了合作。

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残酷。

有些人死了,但他活在人们的心里。有些人死了,那就是真的死了,没有多少人会在意。

时间过的飞快,转眼之间,距离那场劫杀已经过去一月有余。

这一个多月时间,李绝显得异常低调。除了偶尔去听雨轩喝茶,其他时间都呆在天绝帮驻地。

这京城的水太深,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。北部荒原暂且不说,就这太安城里的各路牛鬼蛇神,他就无法招架。

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家伙,算计太深,谋略太高,以至于让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在京城久待。

上次的血雨七人众,看似是大皇子赵宇养的狗,但到底是他们是谁的狗,犹未可知。

这场劫杀的背后,又有多少势力在暗中观望,甚至推波助澜?

除却和自己有些关系的项家、谢家和陈家,其余几大家族都有理由参与这样纷争。用一个李绝的死,将朝堂之争推向党争,逼迫宣和帝做出自己最终的决断。

自古至今,党争都是朝堂争斗的核心,所有的争斗都是围绕这一点而展开的。宣和帝迟迟不立储君,导致太子之位空悬,党争之势愈演愈烈。

除却大皇子武力争夺之外,其余皇子暗中都有支撑其夺嫡的势力。哪怕是赵衍,也不例外。

赵衍和自己是朋友,但李绝心中清楚,自己对这位四皇子,并没有足够多的了解。他那隐藏在迷雾中的另一面,从不轻易示人。

如此说来,以后若想在这京城立足,必须小心谨慎,步步为营。

世事如局,人心如棋。

稍有不慎,便落得个身死道消的结局。

回想起曾经发生的一切,李绝顿时觉得眼前的君子八音失去了味道。他沉默地望着窗外,若有所思。

窗外的雨水轻轻滴落,与茶水的热气相互映衬,构成一幅不太和谐的画面。此刻,宁静是这天子七号包厢里唯一的主题。然而,这难得的宁静没有维持太久,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。

来人是项行云,他的脸色凝重,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。他看了一眼李绝,沉声道:“李兄,近日南部边陲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宣武将军张宣镇守的武阳城在一日内被攻破,城中三十万百姓和五万边军全部身死。但奇怪的是,宣武将军张宣并不在死亡文员名单之列,他消失了。这是大理寺和都察院联手确立的消息,影密卫大统钱穆也参与了。”

李绝闻言,眉头微挑,示意项行云继续说下去。

“据我得到的消息,楚国的太子,似乎与京城中的某些势力达成了联盟。他们的目标,是我宋国的九万里河山。”项行云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。

项家是行伍出身,以军武立家规。项家之人,大多对国家有深切的感情。

对于项行云的担忧,李绝觉得不无道理,但对于如今的局势而言,担忧并不能起到一定作用。与其担忧,不如趁早放手一搏。

张宣的意外失踪,这是一个很古怪的点。三十万百姓和五万边军都死了,他凭什么不死。

宋国高层之中有人勾结外敌,他并不觉得意外。他早就怀疑过京城中的某些人有通敌卖国的嫌疑,但从未想过他们会如此狠心,置三十五万人命于不顾。

“你知道是谁吗?”李绝深吸了一口气,沉声问道。

项行云摇了摇头,“目前还只是猜测,并没有确凿的证据。但我猜测,这件事可能与大皇子赵宇有关。”

“赵宇?”李绝眉头紧锁,“他为何要勾结外敌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